学院新闻

洁柔·公益“洁”力棒丨回顾:高级社会工作与社会创新研习共创计划(第二期)·成都站

时间: 2025-09-22 12:01:12浏览次数:33

9月19日至21日,洁柔·公益“洁”力棒——高级社会工作与社会创新研习共创计划集中研习第二站在成都开展。该项目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中国社会工作学会指导,中顺洁柔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资助,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院、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社会工作学院联合主办,旨在为高级社会工作人才提供一个共学共创的平台,推动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ESG等不同领域的跨界融合,共有57名来自全国各自的社会工作、公益慈善以及社区治理相关的优秀人才参与本次共创计划。


主题分享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陶传进以公益项目的产品思路运作为题,系统阐释了公益产品化的核心逻辑,强调从“需求精准定位”到“模式可持续设计”的全链条思维,提出公益产品需以解决真实社会问题为导向,兼顾效率与温度,推动资源精准匹配与服务效能提升。

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教授谭祖雪结合四川实践,聚焦四川医务社工发展实践创新,通过案例解析地方政策如何突破制度瓶颈,探索“医疗+社工”协同机制,为全国医务社工体系完善提供“四川样本”。

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院院长余令立足人才视角,以高级社会工作人才的使命与愿景为题,呼吁社工人才以“专业引领者”和“变革推动者”的双重身份,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在解决复杂社会问题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党支部副书记杨华军则聚焦新就业群体,通过新就业群体参与社会治理的生成逻辑和实践反思,来剖析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群体从“服务对象”到“治理主体”的转化路径,强调需通过制度保障与平台搭建,激活其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

中国社会企业服务平台首席执行官夏璇围绕深化基层治理创新,融合社区经济发展,提出基层治理需跳出“单一管理”思维,通过社区经济与治理的深度融合,构建“服务-参与-共享”的良性循环,让居民在“可感可及”的发展中提升获得感与归属感。

成都市爱有戏社区文化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刘飞以《社区营造与可持续发展》为题,基于“爱有戏”开展社区营造和社区服务的实践经验,介绍了“爱有戏”发展性社会工作的公共空间第一性理念,并详细介绍了运营评估、空间规划、共建共赢等多个方面,同时也分享了“爱有戏”开展社区营造的一系列生动案例。


参访交流

第二站:郫都区社区社会企业综合服务中心

郫都区成立全国首个社区社会企业服务中心——“郫都社区社会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并揭牌,将为郫都区及成都市社区社会企业提供更加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系统化的全流程运营支持。通过介绍,让学员了解在社区空间运营、社区资产盘活、社区居民就近创业就业等方面的模式、标准等。


第三站:郫都区社会工作支持中心

郫都区社会工作支持中心是推动区域社会治理创新与发展的关键枢纽。心以区委社会工作部为主体,通过引入 1 个枢纽型组织担任秘书处开展平台整体运营,引入多家专项服务机构提供专项支持的方式,构建“1+8”专业支持体系。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中心的六大职能及如何提供专业支持的各类服务情况。


第四站:奎星楼社区

奎星楼社区地处郫都区老城区,是老旧院落、物管小区、安置小区、自建房等并存的复合型社区。通过介绍,了解到从18年创立“社区合伙人”,成为合伙人发源地,打造社区“十八匠”便民服务品牌,并成立社区企业——十八匠服务有限公司,现场伙伴们进入场景内与现场的匠人沟通了解。


第五站:书院社区

书院社区位于郫筒街道东部新城,紧邻高新西区产业园区,是新社区发展的典型代表。在全市首提党建引领“社区合伙人”理念,创办社区社会企业、引入社区慈善基金,推动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精细服务与美好生活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梦享书院,公园社区”。


第六站:天府社创中心

通过天府社创中心的参访,了解平台运作的模式,平台空间打造的创新思路,通过了解天府社创中心的发展历史,未来的发展规划等内容,给大家提供一些空间运营的经验借鉴。


共创+研讨

9月20日, 洁柔•公益“洁”力棒项目(第二期)联合郫都区社会工作协会举办的首届社会工作发展交流大会开展分论坛,邀请多位一线社工代表、社工督导及机构负责人结合“党建引领”、“医务社工”、“信访社工”及“五社联动”等主题,分享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与实践思考,促进各位共创伙伴们的互动交流!

为进一步推动大家共学共创,本次成都站也邀请了多位导师分别跟进小组开展小组研讨共创,共创伙伴们热情高涨,各种观点频发,再通过小组召集人进行汇总统合、制定计划并整理汇报。


成都站三天的行程顺利结束,共创伙伴们通过一系列主题分享、参访交流和研讨共创,不仅对成都的社区治理、社会企业、社区基金会与慈善信托等主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多维度、跨领域的思想碰撞,不仅厘清了公益与社会服务领域的关键问题,更以实践经验为笔,勾勒出“专业赋能治理、创新推动发展”的未来图景,为各地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鲜活参考。

接下来,公益“洁”力棒项目导师组将进一步引导共创伙伴内化和吸收“成都经验”,推动共创伙伴在当地的实践和创新。

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学院
SHENZHEN SOCIAL WORK COLLEGE
Copyright © 2024 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44011号
网站技术支持:微加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