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以“构建五社联动绿色行动体系 助力社区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绿色社会工作论坛在万科国际会议中心青云报告厅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万科公益基金会资助、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学院主办。
出席本次论坛的有资助方代表——万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谢晓慧、副秘书长兼项目总监刘源和高级项目经理林虹,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嘉宾,包括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学院名誉院长、深圳市福田区一级巡视员李振河,中共深圳市梅沙街道办党工委委员于凯,深圳市中国慈展会发展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云霞,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晓凤,北京大学深圳人文学院执行院长于长江,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副教授吴丹,深圳社会组织研究院院长饶锦兴,深圳市绿创人居环境促进中心主任钟如仕,深圳市福田区美好城市研究中心秘书长赵宇飞,“社工客”创始人顾正品,成都市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项目经理徐静,以及境兰生态景观项目总监张宁,此外,还有主办方代表——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学院执行院长余令、副院长游晓庆以及“绿益计划”项目团队人员。
论坛现场还汇聚了“绿益计划”的协作单位代表以及资助的15个优秀项目的代表,还有来自上海、北京等城市、广东其他县市以及深圳本地的征文作者和高校师生代表。论坛由刘盈主持。
本次论坛聚焦“构建五社联动绿色行动体系 助力社区环境可持续发展”,邀请来自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跨行业、跨领域的嘉宾,共同关注绿色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分享多元主体参与社区环境可持续建设的实践方法和路径,探讨如何推动社区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形成多元共治的绿色社区行动体系。
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白凌特别发来祝贺视频,他充分肯定了“绿益计划”所取得的进展与成效,并祝贺本次绿色社会工作论坛成功举办,希望继续发挥“五社联动”作用,助力“双碳”目标和无废城市建设的深圳实践,推动深圳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嘉宾致辞
万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谢晓慧在开幕式上致辞,她指出万科公益基金会在“面向未来,敢为人先”的理念指引下,关注对未来影响深远的议题,致力于推动环境保护和社区可持续发展。并表示“绿益计划”是集项目资助、研究与赋能为一体,希望在深圳探索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环境可持续建设的实践方法和路径,推动形成社区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搭建五社联动、多元共治的绿色社区行动体系,这与万科公益基金会新发布的“五年战略规划”的要求不谋而合。万科公益基金会在新战略的指引下,将与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一线实践者一起建设“美美与共”的未来家园。
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学院名誉院长李振河代表社工学院致辞,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这一重大战略决策需要社会组织和广大社工去回应和行动。社工学院作为枢纽型组织,要发挥好平台和桥梁作用,学院通过开展“绿益计划”联动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一起参与社区治理,在社区层面践行落实双碳目标,通过举办绿色社会工作论坛,搭建学术和实务界的桥梁,未来,学院将继续发挥好平台作用、桥梁作用,继续链接,让更多人参与生态环保,参与绿色可持续发展。
主题发言
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学院执行院长余令以《构建五社联动绿色行动体系 助力社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基于“绿益计划”项目实践 》为题作主旨报告,她从项目背景、项目实践、总结反思等维度对“绿益计划”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提出“五社联动”绿色行动体系的主要做法,即以社区为落脚点,聚焦社区需求,依托社区力量;以社会组织为纽带,凝聚社会力量,搭建参与通道;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发挥专业优势,增强社区资本;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发挥专业优势,增强社区资本;以社区志愿者为主力,发挥协同优势,提升服务成效;以社会慈善资源为动力,撬动社会议题,增强社区活力。在未来绿色行动体系的构建中,要进一步发挥社区的主体作用,进一步联动和聚合支持资源,进一步培育和激活服务资源,推动绿色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和专业化发展,在世界舞台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李晓凤教授围绕《绿色社会工作本土实践及征文综述》进行了主题发言,李老师从绿色社会工作形成的问题背景、理论基础、意涵与价值关怀、本土实践与反思等方面进行了的阐述,她详细分析了本次征文活动数十篇文章的关注视角,以此来侧面反映本土绿色社会工作的实践。她指出,本次征文作者多运用整合的、中宏观社会工作实务观,并且大多加入了治理的视角,但微观层面的实践相对欠缺。她认为理想的实践策略是“微-宏”层面的干预,本次征文开启了绿色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搭建了绿色社会工作的实践体系,但她同时也对实务界和理论界提出了更多期待。
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副教授吴丹以《从“碎片化”到“整体性”治理:党建引领低碳社区建设的逻辑与路径》为题进行了分享,吴老师认为社区是“双碳”目标社会转型的落脚点。学术界对于低碳社区建设的“碎片化”困境主要从技术性和社会性两个要素区展开梳理,低碳社区是兼顾技术性和社会性的议题。吴老师从“整体性”治理是一种应对“碎片化”治理困境的理论与实践,“党建引领”是实现社区整体性治理的有效路径两种思路来阐述党建引领社区“整体性”治理的理论逻辑。通过“梅沙”案例,从思想、组织、实践引领等角度来印证党建何以引领碳中和社区“整体性治理”这一假设,并进行价值、制度和主体的整合。最后,她认为要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低碳引领能力;着力增强城市基层党建在低碳社区建设的整体效应;积极引入市场力量,完善低碳社区建设的市场机制;加大社会参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低碳社区共同体是构建绿色行动体系的重要组成。
优秀项目及征文颁奖仪式
在活动现场,主办方还为“绿益计划”资助的15个优秀项目颁发了结项证书,其中共有5个项目获得了专家评审的“优秀”评定,分别是深圳市慈善会·“美好社区·龙岭花开”龙岭社区公益基金的龙岭社区“Green”剧场项目;深圳市龙华区新叶青年文化发展中心的可持续园艺师培育及社区共建花园运营项目;深圳市绿典环保促进中心的分类英雄——厨无余绿色生活家项目;深圳市龙岗区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一小时探索家——社区里的自然课项目以及深圳市融雪盛平社工服务中心的“笋衣共筑”城中村社区绿化共建计划。
此外,现场也为参加绿色社会工作论坛征文活动的优秀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经过5位评审专家的评定,最终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的案例及论文作品,其中一等奖的征文4篇,二等奖的征文10篇,三等奖的征文10篇,优秀奖的征文16篇。
优秀项目及征文分享
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绿益计划”资助的3个优秀项目以及参加绿色社会工作论坛征文活动的3位优秀作者进行了分享。
优秀项目
1. 绿色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参与式阶梯赋能策略研究——以“绿益计划” 深圳市可持续园艺师培育项目为例
作者:李凌云、巫文凤、胡美红
单位:深圳市龙华区新叶青年文化发展中心
2. “五社联动”助力城中村社区环境治理实践——以“笋衣共筑”城中村社区绿化共建计划为例
作者:綦英、林晓君
单位:深圳市融雪盛平社工服务中心
3. 自然教育视域下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儿童亲环境行为的实践——以S社区“一小时探索家”项目为例
作者:先小红、张露露、吴昱、杨珊
单位:深圳市龙岗区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优秀征文
4.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多元行动者参与社区环境治理模型的构建—以广东A村为例
作者:王水玲、王艳红、陈彭丽、彭瑛慧、何一明
单位:岭南师范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5. 生态共情与生态赋能:环境社会工作者的感性积累与理性反思
作者:罗桥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扫码观看分享视频
6. “五社联动”助力社区环境治理——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玫瑰里社区实践案例
作者:徐进
单位:青岛你我创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扫码观看分享视频
在案例及论文分享之后,主办方分别邀请了“绿益计划”项目顾问代表饶锦兴以及绿色社会工作论坛征文活动评审代表于长江进行了点评。
圆桌论坛
刚刚过去的6月5号是第52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结合世界环境日主题,本次论坛还设置了圆桌讨论环节,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学院执行院长余令会同深圳慈善会秘书长郭云霞、笋岗社区党委书记侯学良、深圳市绿创人居环境促进中心主任钟如仕、深圳市福田区美好城市研究中心秘书长赵宇飞、“社工客”创始人顾正品等6位嘉宾围绕“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社区”主题做了进一步的讨论,探讨各自对城市与自然、绿色与低碳及绿色社会工作的观点和畅想。
论坛结束后,参会人员在万科公益基金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开展大梅沙万科中心有机废弃物循环之旅。一同参观社区堆肥、屋顶花园、全国领先的利用黑水虻将厨余垃圾进行就地资源化、生态化处理等重点项目,参观过程让零废弃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也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到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大家生动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区的建设路径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