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社院教【2020】11号
关于开展“提升心理援助能力,助力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 系列培训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的“要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要求,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导方案》的“各地要对心理服务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专业志愿者等开展培训,提升服务水平,恪守职业道德,保护服务对象个人隐私”具体要求,以及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王伟中同志对团市委开展新冠疫情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作出的“继续发挥作用,关心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批示要求,团市委拟联合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学院(以下简称“社工学院”)举办“提升心理援助能力,助力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培训,更好地提升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心理疏导的专业能力,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一、培训对象
各团区(工)委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心理服务工作者、专业志愿者等,每区不少于10人,全部不少于100人。
二、课程安排
(一)培训主题
课程一: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测量与干预
课程二:青少年危机干预的工作流程及介入技巧
课程三:青少年自杀的发现、评估与报告
课程四: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技巧的提升
(二)培训时间
7月7日起,连续4周,每周二下午15:00-16:30在社工网院开展直播。
(三)培训形式
线上直播,可回看,共8学时,每学时45分钟。
时间 |
课程 |
学时 |
讲师 |
7月7日 15:00-16:30 |
深圳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测量与干预——积极心理学的视角 |
2 |
倪士光 |
7月14日 15:00-16:30 |
青少年危机干预的工作流程及介入技巧 |
2 |
苏细清 |
7月21日 15:00-16:30 |
青少年自杀的发现、评估 与报告 |
2 |
徐福山 |
7月28日 15:00-15:45 |
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 |
1 |
陶林 |
7月28日 15:45-16:30 |
青少年的性安全教育和情绪管理 |
1 |
李玢 |
三、讲师及合作机构简介
(一)讲师简介
1、倪士光:清华大学副教授,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建设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积极心理计算实验室(Positive Computing Lab, PCL);主要从事社会和健康心理学,积极心理科技的教学和研究,在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等期刊发表SSCI/CSSCI 50余篇;著有《中国积极心理测评手册》、《认同整合——流动儿童社会融合新视角》等著作。
2、苏细清:香港浸会大学哲学博士(社会工作系),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工作实践与精神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社工系一级讲师,香港注册社工,香港校长专业促进会特聘专家。苏博士兼国内与香港高等教育的背景,具有近二十年的国内心理咨询和心理拓展以及社会工作实务与研究经验。
3、徐福山:医学硕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香港及美国成瘾心理辅导师,就职于深圳市康宁医院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从事心理障碍的诊断、治疗及康复工作20年,并担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心理健康宣教组专家等学术职务。
4、陶林:精神医学主任医师。深圳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深圳市性学会会长。北大医学部性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聘为《生殖健康咨询师国家职业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青春期教育专业委会员理事长、中国计生协青春健康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性学会性心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青少年性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性心理健康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性学会副会长、广东心理卫生协会性心理专委会主任委员。
5、李玢:深圳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小学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认知行为、精神分析、生命教育、危机干预等方面均有研究,也多次参与如“光明滑坡事故”、“性安全教育公益课进校园”、公安消防及边防武警的团体心理辅导、关爱留守儿童等公益项目。
(二)社工学院简介
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学院是由深圳市民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推动成立的国内社会建设和社会工作领域的第一家专门学院,属于最早一批省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育基地。目前,学院已建成国内外社会治理与社会工作专家及师资资源库,拥有数百名具有丰富理论和实务经验的本土实务讲师,统筹协作百余家社会服务机构及数十家实训基地,创立了社会工作领域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具备丰富的教育、科研、实训项目的运作经验。学院持续为青少年领域社工提供专业培训,包括青少年领域社工岗前培训、青少年领域专科型导师培训、青少年领域课程开发师培训等。
四、学习渠道
(一)报名方式
请扫码填写报名信息,完成报名。
(二)观看方式
五、注意事项
(一) 社工网院学习平台可自动生成学时,深圳社工将根据观看时长记录学时;
(二) 本系列课程每周二会持续更新,请留意课程时间以便准时参加培训学习;
(三) 欢迎各团区(工)委、广大青少年事务社工机构和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推荐或自荐优秀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行业课程资源和服务案例,团市委和“社工网院”将择优选用,向相关部门和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行业推广。
六、联系方式
市社工学院:张老师 25592399-802